8 后张预应力体系的耐久性要求 8.1 一般规定 8.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混凝土和预应力体系两部分组成。有关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要求,已在本标准第4章到第7章中作出规定。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施加方式有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类。后张法还分为有粘结预应力体系、无粘结预应力体系、体外预应力体系等。先张预应力筋的张拉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以及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多在预制工厂条件下完成。相对来说,质量较易保证。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制作则多在施工现场完成,涉及的工序多而复杂,质量控制的难度大。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程实践表明,后张预应力体系的耐久性往往成为工程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并对结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本章专门针对后张法预应力体系的钢筋与锚固端提出防护措施与工艺、构造要求。 8.1.2 对于严重环境作用下的结构,按现有工艺技术生产和施工的预应力体系不论在耐久性质量的保证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测上均有可能满足不了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从安全角度考虑,可采用可更换的无粘结预应力体系或体外预应力体系,同时也便于检测维修;或者在设计阶段预留预应力孔道以备再次设置预应力筋。